披着区块链外衣的传销案,深圳警方抓获“亮碧思”37名嫌疑人
12月10日,福田警方在一次行动中抓获了涉嫌参与“亮碧思”传销活动的犯罪嫌疑人曾某,这是自去年警方开始打击该传销网络以来捕获的第37名嫌疑人。据了解,在遭受深圳警方打击后,“亮碧思”传销组织一度沉寂,但近期又借“区块链”技术的概念重新活跃起来。该组织通过虚构平台,以“投资挖矿”为幌子,诱导不明真相的受害者,特别是中年女性群体投资。早在2017年,福田警方就开始调查并打击“亮碧思”的传销活动,并陆续抓捕了多名嫌疑人。尽管表面上采用了新技术概念作为掩饰,但其实质仍为传统传销模式。
受害者通常因为对“区块链”技术缺乏了解而被误导,或是出于快速致富的心理被吸引加入。
12月10日,福田警方在某出租屋内成功抓获从事“亮碧思”传销的犯罪嫌疑人曾某(女,39岁)。据悉,这是自去年警方破获该传销案以来抓获的第37名涉案嫌疑人。
传销组织披上“区块链”外衣
据警方介绍,自去年受到深圳警方打击后,香港“亮碧思”公司组织领导传销活动蛰伏了一段时间。但今年以来,相关违法犯罪人员又给自己披上“区块链”外衣,继续进行传销活动。
警方调查显示,“亮碧思”传销人员通过搭建虚拟平台,以“投资挖矿”的形式,声称“只有交钱才能具备相应的挖矿资格”、“充钱才有挖矿的工具”、“充钱才能提升自己的级别”等,以此诱骗受害人投资。
其中,受害者多为中年女性,传销人员正是利用她们对“区块链”概念的不熟悉,将受害人的钱财“忽悠”出来。
“亮碧思”传销组织死灰复燃
据警方介绍,早在2017年3月,就有群众向警方报案称,他被一名叫“大冬”(男,35岁)的男子以参加香港“亮碧思”活动为由骗了钱。随后,同样的报案接踵而来。经调查后发现,受害者大多由亲朋好友介绍,以商务考察为由前往香港“亮碧思”某活动地点,结果却陷入传销。在香港期间,受害者经历不间断的“宣讲”,缴纳上万元费用成为亮碧思的“经销商”。
接到报警后,福田公安分局经侦大队联合多部门将“大冬”抓捕归案,成功打掉了“亮碧思”在深圳的传销团伙。
然而此案并未到此结束,福田警方继续追查涉案的其他传销成员。今年9月初,福田警方掌握到线索,有四五个之前被处理过的传销成员,有重新开展违法活动的趋势,他们给自己披上时髦的“区块链”外衣,继续进行传销活动。警方以此为线索,逐渐摸查出8名新传销成员的活动规律,并依次抓获归案。截至12月10日曾某被抓获,“亮碧思”传销案已经抓获嫌疑人37名。
受害者大多受过挫折,或希望快速致富
据福田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办案民警介绍,虽然“亮碧思”传销的媒介由过去的“洗发水”变成了虚拟平台,但本质没变,主要通过高额奖金诱惑,拉人头;同时发展下线的套路也没变,仍是典型的传销模式,只不过假以“区块链”的理由。
就产品而言,“亮碧思”公司各分支机构和相关团队名义上是销售“亮碧思”相关产品,实际上这些产品在中国大陆并未取得直销许可,经销商也不依靠销售货物盈利,而是通过发展下线、下线再发展下线的“拉人头”方式,不断扩展传销网络,获取非法利益。民警介绍,“亮碧思”公司上下线之间有着严格的层级管理模式,上线负责管理自己发展的下线,上线以高额回报为诱饵,推广传销商品,多次组织被发展人员赴香港开课宣讲传销技巧、奖金制度,化解负面影响等内容。
民警介绍,亮碧思的传销手法,第一步是给受害人送关怀。其目标大多是感情、事业、家庭受过挫折,或不甘于现状、希望快速致富的人群。传销人员一边带着受害人体验豪车豪宅、豪华聚会、名贵首饰等生活;一边主动送上关怀,让其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感,等获得对方信任后就带到香港参与宣讲。这么一套流程下来一般有不少人“中招”。
福田警方提醒广大市民,传销组织无论如何变化,其本质总离不开“交钱”“发展下线”这些标签。市民要擦亮眼睛,认清那些打着“直销”名义,却行“传销”之举的不法分子。一旦发现自己或亲友陷入传销,应及时报警。
【撰文】丰雷 邓子良
【通讯员】任冠元 蒋磊
【作者】 丰雷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