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币亏了报案有用吗,投资虚拟币,花了20多万!结果平台打不开了,记得这样维权
关于虚拟币亏损后是否可以通过报案来解决问题,情况取决于亏损的具体原因。以下是几种不同情况下的一般指导原则:
1. 正常投资亏损:
- 如果是因为市场波动造成的正常投资亏损,那么这属于投资风险的一部分,通常无法通过法律手段追回损失。
2. 遇到诈骗:
- 如果您是在投资虚拟币的过程中遇到了诈骗,例如虚假的投资机会、非法集资、传销或其他形式的欺诈行为,那么报警是非常有用的。
-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 及时报警并提供相关证据有助于警方展开调查,并有可能追回部分或全部损失。
3. 非法平台操作:
- 如果交易平台本身涉及非法活动,比如使用境外服务器规避监管、操纵市场价格等,这些都可能构成违法行为。
- 在这种情况下,报警可以帮助揭露这些非法行为,并且可能会促使政府加强对虚拟币市场的监管。
4. 其他特殊情况:
- 如果您的情况比较特殊,建议咨询法律专业人士,以便获得针对具体情况的专业意见。
总之,如果您的亏损是由于诈骗或其他违法活动造成的,报案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是正常的市场波动导致的亏损,则不太可能通过报案来解决问题。在任何情况下,保留所有相关的证据和记录都是非常重要的。
小耿在今年3月被人介绍投资了一种虚拟货币,总共投入了20多万元。然而到了4月底,他发现投资的平台无法打开,资金也无法取出。据小耿描述,最初是在一个生活馆被持续“洗脑”一个月后进行了小额投资,通过一位韦姓女士操作,投资过程并未签署合同。投资规则要求提现时需有超过1000个币并支付20%手续费。随着投资加深,小耿被进一步劝说加大投资,并在对方的保证下贷款继续投资。最终平台出现问题,小耿无法打开平台也无法联系到相关人士解决问题,怀疑自己被骗,于是报警求助。
20多万元,
投资到虚拟货币上,
结果平台打不开了!
相关新闻报道请点击↓↓↓新闻链接:
花20多万元投资虚拟货币!结果......
事件回顾↓
今年3月,小耿在别人的介绍下,花20多万投资了一种虚拟货币。可到了4月底,投资的平台突然就打不开了,投进去的钱也取不出来。越想越不对的小耿连忙报了警。
小耿:“她就介绍我,她说都不用干活,投资进去每天都有收入,之后就三番五次叫我去玫瑰湾的生活馆学习,天天被洗脑之后,我自己就失去认知了。”
前前后后听了一个月的课,到了4月份,小耿在秦女士的介绍下,找一名姓韦的女子,在没有签订合同的情况下开始少量投资这种虚拟货币。当时把钱转给韦女士后,小耿在APP上可以看到自己投资的收益。
不过,这种投资的规则是,如果要提现,产出的币必须要超过1000个,并且还要收取20%的手续费。没过多久,小耿就被劝说要想赚得多,就要多投资。
小耿:“她们都保证可以稳赚不赔,她们就怂恿我去贷款,说每个月还了贷款还能剩下很多钱,还有很多的收入,之后,我就在她们的威逼利诱下失去理智,她们一直都在跟我保证,我就去贷款。”
最终,贷款、刷信用卡后,小耿前前后后投入了20多万,购买了四万多个虚拟币。4月27日,小耿第一次在平台上提现6000多元。可几天后,投资的平台就出问题了。
小耿:“现在都打不开了,都是说各位用户,系统正在升级,打开之后你什么都看不见,从4月29日到现在,目前都没有打开过。”
情急之下,小耿电话联系介绍人、找到当时上课的地点,对方都表示再等等系统就好了。而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小耿也上网搜索了这种虚拟货币的相关信息,越来越怀疑自己被骗了,这才急忙向辖区派出所报警。7月12号中午,记者找到了小耿之前在玫瑰湾小区上课的地点,虽然这里开着门,但里面的女子表示并不知情。
女子:“我们这里是商贸公司,没有在卖东西,不知道情况。”
随后,记者又电话联系了负责收钱的韦女士,对方也表示不知道这件事。
遇到这种事
如何维权?
今晚
《以案释法》嘉宾
北京市安理(昆明)律师事务所
律师 傅川云
主要业务方向:拥有多年法律服务经验,主要从事公司法律服务、金融法律事务及民商事案件代理等方面的法律事务,熟悉改制、资产重组、公司运作、企业法律风险防范领域的法律法规,担任多家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法律顾问,擅长企业改制、并购重组、企业债券等各类债务融资工具、新三板挂牌等领域的法律事务。
律师解读:提醒各位投资者切勿随意点击链接或扫码下载不明app,凡是宣传投资数字货币、彩票、外汇等稳赢包赚的都是诈骗。
为您解读!
由云南省司法厅、
云南省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
云南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法制节目。
公共频道的此档法制栏目,
让普法更贴近民生,
让法律真正为民服务。
每周三、周六晚
云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YNTV-6)
21:30分播出
欢迎收看!
编导:段薇
海报制作:王海生
编辑:董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