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币圈诈骗导致有人家破人亡?
数字货币领域的诈骗现象日益严重,仅在澳大利亚,投资者因轻信所谓“快速致富”的数字货币投资项目已遭受超过210万澳元(约1000万人民币)的经济损失。随着数字货币市场的繁荣,诈骗案件数量亦呈上升趋势。尤其自2017年起,随着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价格的飙升,诈骗活动愈发猖獗,同年12月单月损失便高达70万美元。ICO(初始代币发行)成为了骗子们常用的手段之一,许多项目以传销模式运作,利用公众对新技术的不了解实施欺诈。受害者往往通过亲朋好友推荐陷入陷阱。面对日益复杂的骗局,公众需提高警惕,谨慎对待未经验证的信息和技术。
数字货币诈骗可能是有关币圈最广泛的报道了,目前数字货币作为资产的一种除了价格的猛涨与暴跌之外用途十分堪忧,然而筹集数百万美元的项目他们只需要一个网站一个基本的白皮书就足以被认为“值得信赖”了。
笔者曾经探讨过澳大利亚政府对于数字货币态度十分暧昧,导致消费者损失惨重。澳大利亚消费者协会(ACCC)最近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诈骗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远超乎想象。
投资者过于轻信投资数字货币这种“快速致富”的形式目前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10万澳元(约为人民币1000万左右)
沉浸在繁荣景象的数字货币
此外该监查机构观察到,数字货币的崛起与诈骗案的数量成正比,在2017年1月至9月期间,澳大利亚消费者协会(ACCC)发现已经有超过10万澳元的诈骗损失,然而这一时期所有主流媒体沉浸在数字货币的繁荣中并没有报道这类事件。
在2017年9月之后,比特币价格一路高歌猛进,在2017年12月达到整个行业的高峰,然而最终只有几种数字货币以超过1000倍的回报率反馈给投资则,然而同月诈骗活动业达到了高峰投资者总计损失超过70万美元,这是2017年前7个月的7倍之多。
ICO成为诈骗的有力工具
ICO(初始代币发行)作为一种全新的机制,实在难逃责难,澳大利亚消费者协会(ACCC)调查发现具有欺诈性质的ICO项目是造成损失最大的行为。
在推出一种新的数字货币时,绝大多数ICO的数字货币创业公司基本都是以传销的形式进行推广,并且利用民众对于数字货币不明白的弱点进行欺骗。其中这份调查报告也指出,大部分的受害者都是由朋友或者家人的介绍才进去其中,可见这种传销是多么的有效。
大多数的诈骗普遍涉及ICO和数字货币,但是骗子可能也会在数字货币使用付款的过程中进行诈骗,往往受害者支付了数字货币后得不到相应的东西。
骗局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发现,骗子往往使用各种不容易理解的科技在社交媒体上大肆宣传以此来蒙骗受害者。
对于陌生的技术领域千万不要被那些天花乱坠的应用场景和高盈利所吸引,一定要资讯这个行业内的人士,警惕家人和朋友对自己的传销推广,希望大家提高警戒心里不会上当受骗。
如果有什么不懂或者想了解更多数字火币爆点热闻和需要帮助,可以发私信给我,一一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