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用QQ买过比特币,十年前的媒体是怎么报道比特币的?
十几年前使用QQ购买比特币的情况确实存在,尤其是在比特币早期阶段,人们通过各种非传统渠道进行交易。随着时间的推移,找回这些早期购买的比特币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以下是一些步骤和建议,可以帮助您尝试找回这些比特币:
1. 回忆交易细节
- 交易平台或个人:回想一下您是通过哪个平台或者直接与哪位个人进行的交易。
- 交易方式:是否通过QQ直接转账给卖家,还是有第三方平台介入?
2. 寻找交易记录
- 聊天记录:检查是否有保留当时的QQ聊天记录。
- 电子邮件:查看您的邮箱中是否有相关的交易确认邮件或其他通信记录。
3. 检查钱包信息
- 钱包地址:如果您还记得当时使用的比特币钱包地址,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 私钥/助记词:如果当时您将比特币存入了自己的钱包,并且记得私钥或助记词(助记短语),那么找回这些比特币的可能性就很大。
4. 使用钱包服务
- 冷钱包/热钱包:如果您当时使用的是某个特定的钱包服务,比如冷钱包或热钱包,尝试联系该钱包的服务商看是否可以提供帮助。
- 恢复工具:有些比特币钱包提供恢复工具,您可以尝试使用这些工具来找回钱包。
5. 法律途径
- 律师咨询:如果上述方法都不可行,可以考虑寻求法律帮助。在某些情况下,律师可能能够帮助您通过法律程序找回资产。
6. QQ账户
- 找回QQ密码:如果您的比特币与一个特定的QQ账户相关联,而您忘记了该账户的登录信息,可以尝试通过官方渠道找回QQ密码。这通常需要通过绑定的手机号或安全问题来完成。
如果您有具体的信息或者遇到了具体的困难,请提供更多的细节,以便我能为您提供更具体的帮助。
本文回顾了比特币自2008年问世以来的十年发展历程,特别聚焦于早期阶段的一些有趣片段与外界认知。2011年,《南方周末》一篇题为《史上最危险的货币:网络货币比特币》的文章,通过门头沟被盗事件及地下网站的例子,表达了对比特币安全性的担忧。同年9月,比特币在中国的价值约为34元人民币,且可通过淘宝平台轻松购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市场对比特币的认知程度以及交易方式的原始状态。随着监管政策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比特币的交易方式也经历了显著变革。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小编:记得关注哦!
那些有信仰的人,往往是穿越熊牛的赢家;那些只盯着钱的人,往往都失败了。
2008年11月1日,一个化名中本聪的人在论坛上发表了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的文章。文章不长,除去文献参考,只有8页,却改变了未来十年人类社会的格局。
中本聪本人到现在是谁还未可知。引用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当年的一句话形容比特币的诞生并不为过:Never was so much owed by so many to so few(从来未有过,那么多的人欠那么少的人那么多)。
到11月1日,比特币白皮书就已经发布整整10年了。
你印象中的比特币是什么样子?你是否知道,你初识比特币之前,它是怎样的存在呢?
本期内容收录了这10年比特币发展史中一些现在看来很可笑的新闻报道和一些不为人知的侧面和点滴细节,是一份有点另类的“比特币成长史”。
2011年7月
史上最危险的货币
早期关于比特币的报道并不多,《南方周末》2011年的一篇报道标题十分吸睛:《史上最危险的货币:网络货币比特币》。
文中列举了门头沟被盗和地下网站这两个例子,指出比特币的安全如果得不到保障,发展将面临致命瓶颈。
原文链接:
http://finance.sina.com.cn/chuangye/innovation/20110708/110310116066.shtml
2011年9月
淘宝买比特币的日子
诞生3年,比特币值34元人民币,而且用淘宝就可以买到,这在现在看来就是典型的场外交易了。如今,因为监管趋严和交易所的蓬勃发展,淘宝上已经没有明目张胆卖比特币的了。
一位新华网记者在一篇报道中称自己用34元买了1枚比特币并汇入如下地址:
1GrzcrLxN8E47YmYD5WLbrriTCmRx1zFSd,并略带戏谑地说,这样就在虚拟世界里有了一块钱。
经查证,这个地址并无比特币转账历史。如果记者是觉得没必要真花这笔费用而未最终和淘宝店家交易,现在应该后悔万分了。
原文链接:
http://finance.people.com.cn/h/2011/0926/c227865-187588119.html
2011年
少年比特币百万富翁迈出第一步
这一年,有12岁的美国小男孩Erik Finman用外婆给自己的1000美元的压岁钱投资了当时只有12美元的比特币。到了2017年,他18岁那一年,当年1000美元的投资已经变成170万美元。
原文链接:
https://www.entrepreneur.com/article/234741
2012年3月
比特币致富技能初显
这时候,人们已经发现,比特币不只是虚拟网络中的一串字符,而是可以为持有者和挖矿者带来“真金白银”的收入。
比特币致富最原始的操作是,装好自己的显卡做好一系列的设置,就可以开始挖矿了。挖出来的“矿”在当年广泛使用的交易所“BTC中国”上换成美元或人民币。
那时候,主流显卡的算力在几十到上百Mhash/s不等。而现在比特大陆的S9矿机的算力已经达到13.5Thash/s,是当年的7.5万倍。价格上,当年的HD6790在700人民币左右,现在的S9价格在9000人民币左右,已经翻了10倍多。
原文链接:
http://tech.sina.com.cn/h/2012-03-08/05012056255.shtml
2013年夏
有人将7500枚比特币丢垃圾桶
一位叫做James Howells的英国人,在2009年用了仅仅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挖到了7500枚比特币,然后因为女友抱怨矿机又热又吵,和比特币“分手”了。
又可能因为2013年的夏天太过燥热,他随手将自己存有7500个比特币的硬盘丢进垃圾桶,却在11月的时候惊觉那些比特币已经值50万英镑了。
现在这些比特币已经值接近5千万美元了。这位先生曾经试图去翻垃圾堆找到自己的硬盘,可是过程实在太过艰辛,不得不放弃。这7500枚比特币正静静地躺在威尔士岛堆成小山的垃圾中。
“曾经有 7500个比特币藏在我的硬盘,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原文链接:
https://www.telegraph.co.uk/news/newstopics/howaboutthat/10483863/James-Howells-Pity-the-Bitcoin-miner-dumped-on-by-fate.html
2015年2月
“矿工”回归白领生活
这大概是比特币真正起飞之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惨痛熊市,很多人在那时候彻底与它说了再见。
原文链接: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205/13483844_0.shtml
2016年5月
中本聪“现身”
据BBC报道,澳大利亚企业家Craig Wright已经公开证实,自己就是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比特币社区及其核心开发团队的知名成员也都证实了赖特的这一说法。
他还称,著名密码学家Hal Finney是帮助他将创意转化为比特币协议的好帮手。
困扰了人们多年的谜题终于被解开,人们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然而现在的我们知道,Wright根本不是中本聪,他的帮手Hal Finney反倒被很多人认为是中本聪本尊。只是他已经在2014年就去世了,遗体还被冰冻起来。
很多人认为中本聪迟迟未能现身的根本原因是,他已经去世了。也有很多人愿意相信,中本聪至今在世界某个角落安逸的活着,他无需现身,因为他的孩子比特币已经独立成人。
原文链接:
http://tech.qq.com/a/20160502/022519.htm
2017年至今
大家都熟悉的故事
接下来的故事,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1CO盛行,市场中出现了上千个加密货币角逐……
比特币站上1万9美元历史高点,后又折价约1/3……
比特币开始分叉,分出了50多个子子孙孙……
也许站在现在的时间点,我们并不清楚比特币未来会怎么样。但是回顾过去比特币从0.003美元到1万9美元的10年,我们会想起一句话,选择或许真的比努力更重要。
我们也会惊异的发现,那些有信仰的人,往往是穿越熊牛的赢家;那些只盯着钱的人,往往都失败了。
人只有一辈子,选择那些你认为正确的事儿,然后去做,无问西东。
本文来源:BABI财经
原文标题:十年前的媒体是怎么报道比特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