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起,银行卡办理受限,个人账户分为三类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 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自12月1日起,每位客户在同一银行只能开设一个全功能的I类账户,已拥有I类账户的用户再次开户时只能选择功能受限的II类或III类账户。I类账户被视为“钱柜”,是主要的资金存储工具;II类账户则像“钱包”,主要用于日常开销,单日支付上限为1万元;III类账户则如同“零钱包”,主要用于小额交易,余额限制在1000元以内。这一分类管理措施旨在根据不同账户的功能和风险等级,有效防范网络支付风险。
同行借记卡每人只能有一张
已有账户还能正常用 银行将逐步引导开户较多者归并或降低账户类别
本报讯(记者 唐文稳)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 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客户在商业银行开立的个人银行账户将分为Ⅰ类账户、Ⅱ类账户、Ⅲ类账户及信用卡账户。12月1日之后,每位客户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账户,已有Ⅰ类账户的再次开户只能开立Ⅱ、Ⅲ类账户。账户类型不同,相应的功能及风险也会不同,那么该怎样管理和使用自己的这三类账户呢?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支付结算处的工作人员,为市民解答疑问。
三类账户啥分别?
Ⅰ类是“钱柜” Ⅱ类是“钱夹” Ⅲ类是“零钱包”
Ⅰ类账户是全功能账户,目前市民手里拿的借记卡、活期一本通等均属于Ⅰ类账户;Ⅱ、Ⅲ类账户则是在已有Ⅰ类账户基础上增设的两类功能逐级递减,资金风险也逐级递减的账户。Ⅰ类账户相当于“大钱柜”,主要的资金家底都在上面,对安全性要求高。
Ⅱ类户可以通过电子方式办理资金划转、购买投资理财产品、办理限定金额的消费和缴费支付等,单日支付额度不能超过1万,但购买理财产品的额度不限,相当于“钱包”,用于日常开销。
Ⅲ类账户仅能办理小额消费及缴费支付业务,余额不得超过1000元,仅能办理小额消费及缴费支付,不得办理其他业务。Ⅲ类账户相当于“零钱包”,用于金额不大、频次较高的交易,如闪付、免密支付、二维码支付等。
为啥要账户分类?
功能不同限额不同 防范网络支付风险
近年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市民使用各类快捷支付时都需要绑定一张银行卡,在享受便捷的同时也造成资金损失的风险。用Ⅱ、Ⅲ类账户绑定快捷支付,由于账户本身资金限额的存在,可以在发生风险时将资金损失控制在较低水平。
央行表示,对个人银行账户进行分类管理,就是依照开户渠道的风险评级程度不同,赋予不同的账户功能,通过分类,规避金融诈骗风险。
对于三类账户的“分工”,业内人士曾形象地用大白话“翻译”:Ⅰ类账户是“老婆的账户”,什么金融业务都能办;Ⅱ类账户是“老公的账户”,能投资理财缴费,不能取走现金;Ⅲ类账户是“孩子的账户”,只能做一些小额支付。
三类账户如何开立?
Ⅰ类须到柜面 Ⅱ、Ⅲ类可网上快捷开户
Ⅰ类账户(借记卡及储蓄存折)需到银行柜面由工作人员面核后方可开立。Ⅱ、Ⅲ类账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进行快捷开户。
交通银行工作人员介绍,交行Ⅱ、Ⅲ类账户开户时需绑定一张本人同名Ⅰ类账户(目前支持绑定工、农、中、建、交5家银行的Ⅰ类账户),开户完成后会生成一个19位的账号。工商银行工作人员介绍,Ⅱ、Ⅲ类账户可以在网上申请开立,也可以到银行柜面要求实体的Ⅱ类账户,但Ⅱ类账户的借记卡日交易限额为1万元,购买理财产品或转入转出同行本人账户则不受限额限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冰城一些银行正在针对新规进行系统调试和升级,开立申请账户的具体方案将在近期公布。
已有多张借记卡咋办?
同行不能再开Ⅰ类户 已有账户可降低类别
12月1日起,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已经开立Ⅰ类户的,不再新开Ⅰ类户,只能开立Ⅱ、Ⅲ类户。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支付结算处工作人员介绍,在2016年12月1日前已开立的各个Ⅰ类户可以继续正常使用,但如果数量较多,应根据银行要求说明情况。以往在银行柜台开设的账户都会默认为Ⅰ类账户,12月1日后新开账户,银行会明确让客户选择账户类型。银行将提示和引导开户数量较多的客户进行归并或者降低账户类别等,随着时间发展,逐渐过渡到每人在单家银行只能有一个Ⅰ类账户。
新规实施后或将不可避免出现许多闲置银行卡,业内人士表示,闲置卡上的磁条信息若处理不当会造成个人隐私信息的流失,且多数银行卡在开卡后会产生年费,若长期不用会累积超额年费,建议市民尽快注销闲置卡。市民也可以到银行柜台对每张卡进行分类设置,更好地保护自身的资金安全。如果已经使用Ⅰ类账户绑定了支付宝、微信,可以将Ⅰ类账户下调为Ⅱ类或Ⅲ类账户,只需存款人经过基本的身份确认就可以;但Ⅱ类或Ⅲ类账户要升级成为Ⅰ类账户,则要去网点现场核验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