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司法机关加大对传统假币犯罪的打击力度,此类案件数量有所下降。然而,利用虚拟货币进行的犯罪活动却呈现出上升趋势,并且涉及的金额巨大、受害人群广泛,给民众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其处理的8起假币案件中,有7起与虚拟货币相关。这些案件的特点是作案手法相似,犯罪分子通过设立虚假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诱骗投资者进行所谓的“虚拟货币”交易,进而骗取高额手续费,单个案件的涉案金额最高可达百万元人民币。鉴于虚拟货币在我国并非合法货币,且涉及此类的投资活动往往伴随着非法金融风险,公众应提高警惕,避免参与虚拟货币投资。

借虚拟币犯罪在增加 警惕有人借虚拟币骗你钱

本报讯(记者 孙云)随着司法机关对假币犯罪打击力度持续加强,加上线上支付日益普遍,假币犯罪正显著下降,但值得关注的是,以虚拟币为犯罪工具的案件正在增加,而且涉及面广、造成市民财产损失也较大。这是记者昨天从松江检察院反假币专题新闻发布会获悉的信息。

据松江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李婷婷介绍,2021年该院共办理假币类案件8件,依法批准逮捕20人,涉案金额230余万元。虽然案件总数较往年减少,但其中7起都与虚拟币有关,且呈现金额高、涉案面广、全链条打击难度大等新特点。

除了央行数字货币以外,目前,其他虚拟币在我国均不属于合法流通的货币。但随着国际上的虚拟币热潮,国内也有一些人开始接触,甚至参与“挖矿”和炒作,这就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2020年3月至7月,宋某某在松江九亭镇经营一家网络科技公司,代理买卖比特币、以太坊等虚拟币走势涨跌的“Linkbex”虚拟币合约交易平台。宋某某并不是真正做虚拟币生意,而是招募同伙引诱市民来平台投资参与子虚乌有的虚拟币炒作,通过伪造K线图等手段,博取市民信任,不断向平台注资参与虚拟币交易,从而收取高额手续费,共计非法牟利66万元。案发后,经松江检察院以诈骗罪提起公诉,松江法院判决宋某某等5人诈骗罪,分处10年6个月至2年不等的刑期,并处5万元至5千元不等的罚金。

其他几起案件犯罪手法大同小异,案值最高达100万元。检察官提醒,虚拟货币不是真正的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非法金融活动,不少更涉及非法集资、诈骗等犯罪活动,大家应擦亮双眼,远离虚拟货币投资活动。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