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5年至2017年,中国人民币1分硬币历经46个发行年份,跨越三个显著阶段,见证着国家经济变迁与货币体系的演进。早期1分硬币,特指1955至1964年间发行的8个年份,因其历史久远与材质独特——1955、1956年采用铝铜合金,其余年份则为铝镁合金——而备受收藏家青睐。这些硬币尺寸小巧,直径仅18毫米,重量约0.65克,加之保存难度大,使得它们在市场上的存量稀少,尤其是未流通的原光币更为罕见,从而推高了其收藏价值。据民间研究者评估,1957年和1955年的1分硬币因存量稀缺,成为市场上的佼佼者,而1956、1958年份紧随其后,即使流通旧币,好品相亦难得,价格与原光评级币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展现出硬币收藏领域的独特魅力。

人民币早期1分硬币为什么原光币与流通币价格差别巨大?

有热心藏友做过一项统计,人民币硬币1分自1955年至2017年,共计发行46个年份,可以分为3个阶段,一是1964年之前,1955-1959年5个年份,1961、1963、1964计3个年份。二是1971-2000年,1971-1987年17个年份,1991-2000年10个年份。三是2005-2012计8个年份,2013、2015、2017计3个年份。

人民币硬币1955年1分图

1955年份1分硬币实际发行时间是1957年12月1日,到1964年期间,计有1955、1956、1957、1958、1959、1961、1963、1964合计8个年份1分硬币,有藏友为其定位“人民币早期硬分币”。

作为早期硬分币,在设计铸制过程中,对其材质配比不断进行调整试验,在8个年份的硬分币中,1955和1956年份的1分硬币材质为铝铜合金,其余6个年份的1分硬币采用铝镁合金。

人民币硬币1956年1分币

人民币早期1分硬币规格直径为18毫米,重量约为0.65毫克,币面小、重量轻,较之2分和5分硬币更难保存。由于硬币发行量属于机密没有公开,但其市场存量会体现在价格上,同为1964年之前发行年代比较久远的硬分币,1分硬币的价格都相对高于2分和5分硬币。

人民币硬币1957年1分

有民间人民币硬币研究者对1964年前8个年份的1分硬币存世量(稀缺度)和收藏价格做了评估,划分出3个层级:

第一层级:1957年1分、1955年份1分。由于发现年代久远,未流通原光1分硬币非常少,达到评级资格者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市价昂贵。不过,其流通旧币存世量大,但好品相的极少,普通流通币价格与原光评级币相差非常大。

人民币硬币1958年1分币

第二层级:1956年1分、1958年份1分硬币。网上价格信息显示,未流通1956年1分原光币(评级65分)价位在1400元左右,好品相流通币单枚价格大约5元,比价相差2800倍。

1958年1分未流通原光币(评级65分)价位在1200元上下,好品相流通币单枚价格也是在5元左右,比价相差2400倍。

人民币硬币1961年1分币图示

第三层级:1961、1959、1963、1964年份1分硬币。网上价位信息显示,上述4个年份的1分流通币价位很低,应在1-3元之间。

未流通原光币(评级65分)参考价格以高低为序:1961年1分硬币单枚800元、1959年1分硬币单枚450元、1963年1分单枚280元、1964年1分单枚160元。

人民币硬币1963年1分图